2014年3月6日 星期四

天道無親,常與善人--道機解

《道德經》中的「天道無親,常與善人。」一句經常被人借以引用來鼓勵人多做善事,心存善德,因此句傳統多解作「天道不會有所偏私偏愛,恆常與善良善行的人一起」,而這裡的「天道」,很多時會被譯作「自然的法則」。

圖片來源互聯網


既說天道無親,但又說「善人」得「天」獨厚,這不是極端的自相矛盾嗎?這句沒有談因果,亦沒有論業報,只有譯者的一廂情願。


大部分譯者將《道德經》中第七十九章的「天道」譯作「自然的法則」,道機相信這很大程度是受第七十七章中的「天之道」影響。
第七十七章全章如下:
天之道,其猶張弓與!高者抑之,下者舉之;有餘者損之,不足者補之。天之道,損有餘而補不足;人之道,則不然,損不足以奉有餘。孰能有餘以奉天下?唯有道者。是以聖人為而不恃,功成而不處,其不欲見賢。

七十七章中要談述的是「天」、「人」兩極的處世態度,那裡的「天之道」是「天」會有系統地「鋤強扶弱」,自行維護自然生態的平衡。而「人之道」的「人」卻相反地「鋤弱扶強」來取利。


《道德經》中開首第一章第一句「道可道,非常道。」已開宗明義,「道」是難以言喻的,老子要表達的「道」,有廣義、有狹義、有深義、有淺義,亦由於古時的文字有限,很多時無法避免要用相同的文字去表達不同的意思。這句少時聽來滑稽的「道可道,非常道。」便反映了字義的可變性,不少古籍中的文字都遇著同樣的問題,「神」一字就是當中的表表者。要理解這些單字的意涵,便需要對上文下理有充分的掌握。

第七十九章全章如下:
和大怨,必有餘怨,安可以為善?是以聖人執左契,而不責於人。有德司契,無德司徹。天道無親,常與善人。

第一句不難明白,在意義上亦不會有太大的可變空間。而第二句中的「」是「契約」的意思,及後的「」比較難理解,因此字可多解,可同「撤」,有拆除、撤去的意思。由於「有德司契,無德司徹」此句是互相比對的,道機對「契約」的理解是雙方或多方的協同約定,所以「」便應解作單方意願的拆除、撤去,如此解譯,便能清楚了解到此句有承先啟後的重要性。

當明白到「司契、司徹」的意思,再綜觀全章,便能意會到「天道」是類近於法則、規條的意思,道機個人對此章中的「天道」傾向理解為「最理想的法則、規條」。至於「常與善人」,這個「」,亦類同於「安可以為善」中的「」,主意是完善、妥善。
天道無親,常與善人」的意譯便應為「最理想的法則、規條是無私的,守常完善、妥善的人。」

貫穿整篇《道德經》中的「道」的涉及面非常廣闊,要能有效詮釋,必先要走近老子的思想。

圖片來源: 互聯網

如果將上述的「善人」解作善良善行的人,便不能與老子提出的「大道無情」、「天地不仁」的理念互相呼應,更反而會出現極大的犯駁,亦與老子「無為」的思想背道而馳。

在道機來看,《道德經》內還有很多被曲解了的語句,世人越執意與佛家連成一體,只會越加迷糊,若能從其簡要慎密的文章中意悟那些「無情」、「無形」、「不仁」... 便會發現老子已隱隱約約、有意無意地透露出因果業報的大體系統,另文再談。 (本篇完)


道機網頁:www.outoftruth.com
道機電郵地址:outoftruthok@gmail.com

歡迎轉載,註明出處,謝謝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